巴中家乡山村的雪
2018-12-30 14:13:48
  • 0
  • 0
  • 5
  • 0

文:杨四川  图:邓林森

2018的年末四川巴中地区,迎来了一场多年未见的大雪,雪后的山川田野银装素裹美不胜收,好一派壮丽的川北巴中风光!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记得笔者儿时,雪是巴中家乡山村冬天必不可少的景致。

巴中山村的冬天,湿润阴冷。每天早晨起来,都是浓霜遍地,冬水田和堰塘里面,时常结了一层薄冰;放眼田野山峦,处处草黄树枯,冷寂萧索。而雪,就在这寒冷衰败的的背景下,在天空深处悄然聚集。当天空密布了彤云,峭利的寒风鹰一样掠过山野,雪随时就会飘来了。  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 家乡的雪如同一个娇俏却羞怯的女娃儿,常在人们酣睡的暗夜中飘然而至,轻轻悄悄,无声无息。第二天清晨,家乡山村的人们吱吱呀呀打开笨重的木门,清冷的寒风、洁白的雪花扑面而来,惊喜的感觉就抑制不住:下雪了,好大的雪呀!听到喊声,本来还钻在热被窝里的娃儿们,就穿衣戴帽,争先恐后的跑到屋外去。屋外的院坝里、田埂上、远处的田野和山坡上,都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,而雪花,仍在飘飘洒洒,纷纷扬扬,天地间白茫茫一片。  

 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家乡的下雪天是娃儿们的乐日。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里,娃儿们欢天喜地的玩耍 ,甚至有的娃儿直接在雪地里打滚儿,尽情的享受着他她们纯粹的快乐,开心的尖叫声此起彼伏。有些调皮的娃儿会跑到田野平坦的地方溜冰,摔得四仰八叉还假装说不痛。更有些精力旺盛的孩子会跑到山上去,那里的雪更白更厚更有味道,如果运气好,还会遇上野兔,雪地里的野兔奔跑不快,惊慌之下很容易被逮住,那就可以打一顿牙祭了。雪天天寒地冻,但孩子们都玩得汗流浃背,口里呼呼的喷着白汽,小脸蛋一张张红朴朴的,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爱。  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 家乡的下雪天里,辛勤忙碌了一年的大人们仍不闲着。早晨起来,男人们要用枯柴树蔸烧起火堆,供老人和孩子们烤火取暖,然后挑了大木水桶出门,去附近田野里的水井挑水,一路白雪相随,男人们的步履显得格外轻快。而女人们则去到田地里的菜园,拔萝卜和割白菜回家烧火做饭,其后喂猪喂牛,再是一家大小衣服的清洗。在家初洗后的衣服后,女人们用木盆端着去堰塘里进行二遍清洗,堰塘里的水冰冷刺骨,女人们的手冻得红通通的。但在白雪的包围中, 在冰冷的水里一遍遍清洗一家大小衣物时,水虽冰冷,可是心里面热乎乎的轻松喜悦!

 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 家乡的下雪天里,山村里的人们最喜欢的吃菜方式是炖炉子。屋外白雪皑皑,屋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炖炉子,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,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铁炉子大都是有些年头的铁炉子,下小上大,下面三个脚尖,是放在地面上的脚,铁炉子上面在放上生铁鼎罐。人们将干干的劈材用篾刀劈成短而细的木条,在铁炉里烧燃,然后将装菜的生铁鼎罐放在上面炖。铁鼎罐下火苗旺旺,鼎罐里汤菜翻滚,将寒冷的雪天炖得热热乎乎。 儿时的铁鼎罐里也没有多少油水,但炖铁鼎罐炉子却深深的留在笔者的记忆里,滋味悠长。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家乡巴中的冬天是没有暖气,山村里的人们主要靠烤火取暖,烤火的木材是从山里弄回来的一些枯树干、枯树叶、枯树蔸。火堆在火塘里从早上燃起,一直到晚上睡觉前才熄掉。下雪天,一家大小围着火堆旁烤火摆龙门阵,摆的龙门阵里有亲情,有对未来美好日子的憧憬。儿时雪天的烤火是非常温馨的时光。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长大了!我来到海南岛上打工。海南的冬天温暖如春,不要说雪,这里连霜都没有。海南岛上的人们通常只需加一件外套,穿厚一点的裤子,就可以度过冬天。因此,每年总会有许多北方人跑到海南岛上来过冬。而今身在海南的我,却常怀念起儿时巴中家乡山村的雪天,怀念那漫天飞舞的雪花,怀念那漫山遍野的洁白,怀念雪天里家乡山村的人和事。离开家乡多年,我经历了在家乡山村不可能经历的许多的人和事,重温儿时的感觉。虽然小山村已物是人非,但我依然会感觉到快乐温馨。因为,曾经儿时那些温暖的记忆,必定如雪花飞舞,将我深情簇拥。 


500

(邓林森  2018.12.29拍摄于巴中)


看到网友拍摄的2018年末家乡雪景时,真是:白雪皑皑分外多娇!长城外北国风光万里雪飘,顿时稍逊巴中风骚!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